打造绿色供应链是涉及多环节的大工程,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生产制造、包装、仓储、运输、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,对环境的影响(负作用)达到最小,资源效率最高。其中,绿色包装的推行是节约资源的重要表现,也是打造绿色供应链的重要一环。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我国的包装数量呈现迅速增长态势。商品过度包装,材料不可再生,包装用的胶带、塑料袋、纸盒、纸箱、泡沫填充物等不能循环使用,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。相关统计表明,2014年,仅电商行业的包裹量就超过140亿件,产生的包装垃圾约280万吨,可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,使用的包装胶带可绕地球300圈以上。此外,货物在仓库内部运转或者长途运输中单元化器具的应用模式不当,也带来了大量的包装能耗和资源浪费。因此,加强绿色包装建设刻不容缓。
一、认识绿色包装
“绿色包装”发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《我们共同的未来》,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》、《21世纪议程》,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浪潮。
绿色包装可以称为“无公害包装”和“环境之友包装”,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,能重复使用和再生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。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:一个是保护环境,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。这两者相辅相成,不可分割。
目前,绿色包装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成熟的制度,是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。但在我国,绿色包装依旧被视为是包装工业的未来,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。绿色包装在我国发展较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对绿色包装认识不够清晰,简单地将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视为绿色包装,而不重视包装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是否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;二是国家的相关政策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,整体推行力度不够;三是我国现有包装企业规模小,在绿色包装研发方面的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投入能力不足。
二、绿色包装整体设计
绿色包装的整体设计是指从包装的原料选择、产品结构到包装规格全流程都要遵照环保理念进行设计。绿色包装要考虑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,在保证包装环保、绿色的前提下,还要促进整体供应链运作成本最优、效率最大。
苏州大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苏州大森”)致力于可循环物流包装用品的开发设计和营销,一直将“节能、环保”当作企业责任和发展目标,在绿色物流包装器具的生产和服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:用可循环物料包装用品替代一次性包装;在仓库储存、产品分配和循环运输方面,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品质、高环保的绿色产品和服务;为特殊行业、特殊用户提供包装革新设计方案。为了更好地了解绿色包装的整体设计方案,本刊记者采访了苏州大森总经理常红,请她介绍绿色包装的相关经验。
常红表示,绿色包装已经成为包装行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,苏州大森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客户好评,是因为公司秉承的绿色包装设计原则——“5R1S”原则,即预先减量化(Reduce)、重复使用(Reuse)、材料循环再生(Recycle)、以适度包装(RightPackaging)为核心的合理设计(Right)、可反复周转(Returnable)和标准化(Standardization)。
1.预先减量化(Reduce)原则
苏州大森在其包装设计中,在保证物品包装、防护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优化产品结构,适量包装,以轻质包装代替重质包装,以资源丰富材料代替资源匮乏材科,力求消耗材料量最少,以达到节约资源,降低能耗,降低成本,减少排放物和废弃物的目的。
2.重复使用(Reuse)原则
苏州大森杜绝生产一次性包装产品,只生产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包装制品。在包装设计中优先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性,在技术、材料及回收管理可行的情况下,实施重复使用的包装设计方案。
3.材料循环再生(Recycle)原则
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,苏州大森会对发生损坏的包装产品提供终身维修服务;发生损毁产品,则进行回厂循环再生处理,利用再生技术形成再生材料或再生包装。
4.以适度包装(Right Packaging)为核心的合理设计(Right)原则
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,苏州大森首先考虑是否已经存在成熟产品,杜绝重复研发生产包装产品所造成的浪费;把握未来发展趋势,充分考虑包装产品与智能化物流设备匹配的柔性,降低客户未来重复投资的可能性。
5.可反复周转(Returnable)原则
在产品设计中,苏州大森十分注重产品的牢固度,使用多种技术来延长包装产品在反复周转中的使用寿命。
6.标准化(Standardization)设计原则
在产品的尺寸设计上,参考托盘等单元化器具、AGV车等物流设备的标准化尺寸来设计包装产品的尺寸,使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,减少浪费。
“5R1S”绿色包装原则使苏州大森实现了可重复使用包装的规模化应用,给客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。例如,在电力行业,苏州大森为国家电网的试点单位实施了整体绿色包装解决方案,促进了国家电网包装应用的绿色化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与此同时,苏州大森还将相关标准交付国家电网,为其在今后的包装规划方面提供技术参考,推动电力行业包装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建设。
常红表示,苏州大森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绿色包装的研发上,政府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,我国绿色包装事业的进展将会进一步加快。
三、绿色包装循环共用
绿色包装循环共用是包装使用方式的一种变革,从一次性或者是不合理、低利用率的使用,转变为多次高效的使用,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节约。当前,托盘循环共用产生的效益颇为明显,为此,本刊记者采访了招商路凯(中国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路凯”)总经理戴正楠先生,请他分享了托盘循环共用模式,期望能给绿色包装应用模式的创新带来思考。
路凯主要从事托盘及其他物流包装设备的租赁服务业务,目前已发展成为澳洲、东南亚及大中华地区领先的托盘共用租赁企业,业务覆盖澳洲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路凯在其运营中严格遵循《Loscam环境可持续性战略》(Loscam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Strategy,简称“LESS”)的宗旨,通过利用可再生原材料、对托盘提供持续维修、报废托盘材料再利用等方式,全面地减少木材损耗;同时,路凯正在中国积极推动的托盘共用系统,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、固体废弃和温室气体排放,对低碳环保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1.托盘循环共用运行模式
戴正楠告诉记者,托盘循环共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:
一种是托盘静态租赁模式。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(非峰值需求)租赁使用一定数量的托盘,使得不同企业、行业之间可以共用托盘,减少托盘存量,避免企业在业务淡季时因托盘闲置所带来的资源浪费。
另一种为托盘流转模式。托盘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、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流通,托盘与其上承载的货物一起直接转移到上、下游客户,降低回收空托盘所使用的燃油和能耗。
2、节能减排体现
戴正楠表示,托盘循环共用带来了托盘使用方式的变革,该模式从一次性使用或者是不合理、低利用率的使用,变成更高效的使用,实现了资源节约。
在长距离带板运输中,该模式在节省燃油与能耗方面的优势极为明显。经过核算,一辆车从上海运送空托盘到成都,以一块木托盘的平均运输成本约30元计算,在这30元中,大约有30%~40%是燃油费,也就相当于1块托盘大概要消耗近1升燃油。从环保的角度,这是很大的能源浪费。而如果采用托盘循环共用模式,则可以大量节省燃油和能耗。
2014年,路凯还专门聘请了澳洲知名环境咨询公司EdgeEnvironment公司对澳洲和中国公司分别开展了托盘生命周期的调研项目,并完成了评估报告。
托盘生命周期评估(LCA)结果证明,在同等托盘流转次数情况下,路凯循环共用系统相比一次性使用托盘:产生的固体废物减少97%,能源消耗减少56%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减少53%。
以2014年路凯循环托盘走过逾5800万次的旅程为例,所取得的环保价值:减少了155000吨固体废物(足以填满22042辆垃圾车)的产生;减少了53000吨温室气体的排放(约等于公路上少了13275辆汽车行驶)。
四、绿色包装的应用
绿色包装方案的最终实施,不仅需要引起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的重视,也需要包装应用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。近年来,我国电商行业迅猛发展,电商企业使用的包装数量呈现激增态势。应用绿色环保包装,促进绿色供应链的打造,是电商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本刊记者采访了1号店高级仓储总监郭金留,请他分享了1号店在绿色包装应用方面的举措。
郭金留表示,电商行业的绿色包装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内包装绿色化,内包装的作用是保护商品,防止碰撞、泄露、串味等,内包装绿色化可以通过使用可降解处理材料来实现;另一个方面为外包装绿色化,外包装(主要是运输包装)绿色化则重在可循环利用、逆向回收等方面。
1号店本着绿色环保的供应链理念,经过提出设想、分析可行性、测试、试运营、定案等一系列工作,最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色包装应用方案,并广泛推行。
在内包装上,1号店积极开发可替代的材料以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。在外包装上,积极采取周转箱方式承运,减少纸质等包装材料的浪费;实施纸质包装在供应链订单生产环节的回收再利用;外包装的设计便于下游用户对包装产品的再利用,并在消费者终端实施包装回收方案。这些举措不仅使1号店节约了物流成本,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,更提升了企业形象,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郭金留表示,国家应该完善绿色包装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,为企业推行绿色包装提供更多便利及保障;同时,他指出,绿色供应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涵盖内容十分广泛,1号店会不断研究和学习行业的先进做法,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。